“龙睿熙,杀我不要用亲情刀”——当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星星中学的语文老师童丽芳在批改作文时,对着电脑屏幕敲下这句话,她没想到这篇14岁少年的文字,会在互联网上掀起一场“亲情泪潮”。

11月7日,我在娄底见到龙睿熙时,他正攥着衣角站在教室走廊里,短发梳得整整齐齐,黑框眼镜后的眼睛里带着点没褪干净的拘谨。“昨天妈妈刷了一晚上数据,还转到家族群里,”他说话时声音轻轻的,像在说一件有点不好意思的小事,“可我怕……被捧得太高。”

14岁初中生作文看哭全网本人回应

让全网破防的,是他那篇《藏在罐子里的爱》。作文里写4岁时和奶奶在乡下的日子:炎热的午后,他像只小猴子似的踮脚够厨房橱柜上的罐子,奶奶听见动静,连水龙头都没关就冲过来,在围裙上擦干手把他抱起来,用小勺子舀出一勺白色颗粒——那是他记忆里最甜的味道。后来到城里读书,他看见相似的罐子,兴奋地舀起一点尝,却被苦得皱起眉头——原来那是盐,“可这时我已经没法再向奶奶要糖吃了”。

“只是一层薄薄的土,人与人就再难相见了”——当这句话被网友截图转发,评论区里全是“想起奶奶藏在枕头下的水果糖”“昨天给妈妈打电话,说想爷爷的桂花糕”的共鸣。可随着热度发酵,质疑也跟着来了:“14岁能写出这么细腻的文字?不会是AI写的吧?”

14岁初中生作文看哭全网本人回应

面对铺天盖地的赞扬,龙睿熙的第一反应不是开心,是“找恶评”。“我问老师,有没有人说我写得不好?”他挠了挠头,嘴角扯出点不好意思的笑,“怕被捧得太高,摔下来会疼。”而对于“AI写作”的质疑,他的回应比很多成年人都清醒:“算是另一种夸奖吧——他们没否定文章里的感情,只是怀疑是不是我写的。”

这篇让无数人哭红眼睛的作文,背后藏着十年的想念。龙睿熙4岁时奶奶去世,关于记忆只剩“不会说普通话”的沉默背影,和糖罐子里的甜。“事都是妈妈说的,”他说,“妈妈总说,奶奶是个很好的人,会把糖藏在罐子里等我放学。”这些碎片式的讲述,在他心里拼成了一个“会笑的奶奶”——不是具体的模样,是妈妈念叨里的温度,是糖罐子打开时飘出来的甜。

14岁初中生作文看哭全网本人回应

童丽芳老师说,她曾为“修改作文”感到歉意——最初分享的版本调整了结构,“现在想来,孩子的感情是直的,不用成人的技巧修饰”。而龙睿熙自己也说,“考场作文写不了这么好,得慢慢斟酌”——那些关于文字,不是“写”出来的,是“熬”出来的,熬的是十年的想念,熬的是妈妈每句话里的“奶奶很好”。

当我们为这篇作文流泪,其实是为自己心里没说出口的“想念”买单:可能是奶奶藏在枕头下的水果糖,可能是爷爷举着枣子站在门口的身影,可能是那些被岁月模糊却从未消失的温暖。而龙睿熙的清醒,更像一把“温柔的刀”——他没被夸奖冲昏头,没因质疑皱眉头,只是守着自己的“糖罐子”,守着对想念。

14岁初中生作文看哭全网本人回应

“幸福从罐子里跑了出来,弥漫了整个屋子”——这是龙睿熙作文里的话。其实哪有什么“跑出来的幸福”?不过是有人把想念熬成了文字,把遗憾写成了光,让那些没说出口的“我爱你”,变成了全网都能看懂的“我想你”。

对于14岁的龙睿熙来说,走红只是一场意外,他更在意的是“下次能不能写出更真的文字”;而对于我们来说,这场“亲情泪潮”里最珍贵的,不是“14岁写出好作文”的惊叹,而是“原来最动人的文字,从来都是用真心熬出来的”——毕竟,杀我们的从来不是“亲情刀”,是我们自己藏在心里的“未完成”。

14岁初中生作文看哭全网本人回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