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日的深圳宝安体育中心体育馆,空调风裹着拳击手套碰撞的“砰砰”声往观众席里钻——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比赛的大幕,终于在这阵“硬核”的开场声里拉开了。从早上9点开始,馆外的电子屏就循环播着“全运拳击今日开战”的海报,不少观众攥着门票往里面挤,有人举着写着“许紫春冲呀”的牌子,有人念叨着“想看看阮木兰的组合拳”,连卖饮料的大姐都笑着说:“今天的人比上周演唱会还多。”

首日的比赛集中在女子57公斤级、男子51公斤级和80公斤级的八分之一决赛,打头阵的就是巴黎奥运会女子57公斤级八强选手许紫春。这位江苏姑娘穿着红色战袍走上拳台时,看台上的掌声差点把屋顶掀了——她对着对手海南队的孙玲玲笑了笑,拳套碰了碰对方的手套,然后转身站好姿势。第一回合才打了1分20秒,她的刺拳就精准擦过孙玲玲的脸颊,裁判果断给了有效点;第三回合她用一个漂亮的下勾拳把对手逼到围绳边,最终4:1赢下比赛。“我昨天还在看她巴黎奥运会的回放,今天现场看更带劲!”一位穿运动服的小伙子举着手机拍视频,手都在抖。

紧接着上场的阮木兰更“炸”。作为上届全运会女子57公斤级冠军,这位河南姑娘的拳头像装了弹簧——左勾拳接右直拳的组合拳,把沈阳体育学院队的赵滢滢打得只能抱头防御。5:0的比分出来时,看台上的老拳迷拍着大腿喊:“这就是冠军的气场!”连场边的裁判都笑着说:“她今天的状态,比去年全锦赛还要好。”

男子80公斤级的比赛则透着“猛”。杭州亚运会冠军托合塔尔别克·唐拉提汗一上场就压着煤矿体协队的孙兆祥打,第三回合刚打了30秒,孙兆祥就摇了摇头,伸手向裁判示意“我不打了”。“他的拳头太沉了,每一下都像砸在我胳膊上,再打下去怕受伤。”孙兆祥下场时揉着肩膀说,而托合塔尔别克则站在拳台中央,对着观众席敬了个礼——那股子“老子就是来赢的”的劲儿,让看台上的小伙子们喊得嗓子都哑了。

十五运会拳击比赛开赛名将纷纷晋级

其实首日的亮点不止名将。男子51公斤级的一场比赛里,19岁的贵州小将王浩跟广东队的老队员李阳拼到了最后一秒:他的眉骨被打破了,血流到下巴上,却还是咬着牙出拳;李阳的护齿都被打飞了,捡起来冲裁判笑了笑,接着打。场边的观众从“加油”喊到“注意防守”,有人递水有人递纸巾,连保洁阿姨都站在旁边看呆了:“这小伙子真能拼!”

本届全运会拳击比赛要持续到11月14日,40支队伍的206名运动员要在这里争夺13个级别的冠军。从首日的情况看,名将们的状态都“在线”——许紫春赛后说“今天的节奏刚好”,阮木兰笑着说“昨晚还在跟教练练脚步”,托合塔尔别克则挠着头说“就是想尽快进入状态”;但新人的冲劲也不弱,王浩下场时跟教练说:“明天我要练体能,下次再碰到他,我要赢回来。”

晚上7点,体育馆的灯慢慢暗下来,还有观众凑在门口讨论:“明天要看男子63公斤级的比赛,听说有个浙江新人拿过全国青年赛冠军。”“后天看女子60公斤级,我喜欢的那个选手要上场了!”是啊,全运会的拳台从来不是“名将专属”——它是拼出来的:拼体能,拼技巧,拼那股“不服输”的劲儿。

走出体育馆的时候,风里飘着附近奶茶店的香味,有人举着手机刷比赛回放,有人跟朋友约着“后天再来”。其实我们爱拳击,爱的就是这份“真实”——没有剧本,没有彩排,每一拳都是当下最用力的表达。接下来的13天里,这里会有更多这样的“真实”:也许是名将卫冕时的眼泪,也许是新人突围时的嘶吼,也许是裁判举着胜者手的瞬间,也许是输家抱着教练说“我没输”的样子。

十五运会拳击比赛开赛名将纷纷晋级

而我们要做的,就是明天准时来,带着一颗“想看点不一样”的心,等着看拳台上的每一次“拼尽全力”。毕竟,这才是全运会最动人的地方——不是“谁赢了”,而是“谁敢拼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