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跑过台海新闻的老记者,最近刷到不少网友讨论:“为什么说祖国完全统一势不可挡?”其实答案从来不是空喊的口号,是我跑过纪念馆、见过台商、听过两岸网友掏心窝子话后,藏在“三个实在”里的“必然”——不是“应该”,是“一定”。

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势不可挡?

第一份“必然”,是14亿人的“民心共识”上周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采访,碰到几位带孙子的老人,指着“台湾光复”的展板说:“娃娃,台湾是咱们中国的地儿,就像你爷爷老房子,永远是咱家的。”旁边一位穿T恤的年轻人接话:“我哥在台湾读大学,说他们班一半人想毕业后到大陆找工作,谁想跟着‘’瞎折腾?”
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势不可挡? 这不是个别声音。国台办今年的民调里,92%的大陆民众明确支持“祖国必须统一”;连台湾论坛上都有网友留言:“‘’把我们当棋子,我们不想当别人的炮灰。”党和国家的立场从来不是“自上而下”,是14亿人“想一起过日子”的心愿托起来的——就像邻居阿姨说的:“谁家不想团圆?拆分家人的事,没人答应。”

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势不可挡?

第二份“必然”,是刻在DNA里的“血脉纽带”80年前台湾光复那天,台北街头的人举着国旗喊“我们回家了”;1949年分隔后,我曾帮一位老人整理过“跨海峡的信”,信封上写着“台湾省台北市信义路”,字里行间全是“啥时候能见面”的盼头;1987年两岸开放交流,我在厦门机场见过一对老夫妻,抱着从台湾来的女儿哭了半小时,说:“终于等到你了,我的娃。”
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势不可挡? 台湾政治大学的赖岳谦教授说得对:“我们的中秋月饼要包蛋黄,春节要贴春联,清明要给祖宗烧纸——这些不是‘文化符号’,是刻在骨头里的‘家的密码’。”去年采访台北来厦门开中医馆的曹圣永,他说:“在厦门8年,我给大陆患者把脉,和给台湾邻居看病没啥区别——都是一家人,哪来的‘隔阂’?”
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势不可挡? 血脉这东西,不是“”改几本课纲就能割断的。就像长江水,流得再远,源头都是青藏高原;我们的根,从来都扎在“中华民族”这四个字里。

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势不可挡?

第三份“必然”,是“实力撑起来的底气”有人问:“统一靠什么?”靠的是大陆一天天“好起来”的硬实力——2024年大陆GDP到了126万亿,高铁通到了漠河,5G覆盖了村屯;更实在的是,去年两岸贸易额还涨了9.4%,达到2929亿美元,台湾的芒果、释迦还是往大陆运,大陆的新能源汽车、电商平台也进了台湾便利店。
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势不可挡? 我认识的台湾创业青年小周说:“在厦门做跨境电商,一年赚的比在台湾干三年还多,我打算把爸妈接过来住。”赖岳谦教授说得直接:“大陆的发展不是‘威胁’,是‘吸引力’——台湾年轻人用脚投票,因为他们知道,跟着祖国走,才有更大的舞台。”
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势不可挡? 连“”最依赖的“外部势力”都明白:大陆的国防实力早已不是当年,想插手我们的家事?门都没有。

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势不可挡?

最后想说说“和平统一”——不是“妥协”,是“对家人的温柔”有人问:“要是‘’硬来怎么办?”我想告诉大家:14亿人的意志不是“纸老虎”。赖岳谦教授说过:“抗拒14亿人的心愿,就是螳臂当车。”但我们更想讲的是“和平统一、”——这不是“让步”,是对台湾同胞的“心疼”:统一后,台湾的民生会更好,比如医保能和大陆互通,创业能享受到大陆的政策;台湾的年轻人能去大陆读985,能进华为、阿里这样的企业;连台湾的老字号小吃,都能通过大陆的电商卖遍全世界。
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势不可挡? 就像去年采访的台湾老奶奶说:“等统一了,我要去北京看,还要去四川吃火锅——听说大陆的火锅很辣,像咱们台湾的麻辣锅,都是‘家的味道’。”

作为跑了20年台海新闻的老记者,我见过海峡两边的眼泪,也见过两岸同胞的笑容。祖国完全统一不是“遥远的梦”,是民心推着、血脉拉着、实力撑着的“必然”——就像春天的花会开,秋天的果会熟,我们的“家”,早晚要团圆。

毕竟,没有谁能拆得散“一家人”的缘分,没有谁能挡得住“回家”的脚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