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30日上午的会面镜头刚出,我手机里的时政群就“叮咚”响个不停——蹲了一早上的朋友都在等:会怎么说中美关系?
等讲话内容一出来,群里反而静了几秒,接着有人发了句“这才是中国的样子”。不是什么华丽辞藻,三句话就把最实在的态度摆到了台面上。
第一句是“中国坚持做更好的自己”。我想起上周跟重庆老家的老邻居聊天,他种了二十年橙子,说“不管别人怎么说,把果子种甜才是根本”。国家的底气不也是这样?不是跟谁较劲,是把自己的事做扎实——脱贫攻坚、科技突破、民生改善,每一步都踩在“让自己更好”的点子上,这才是最硬的腰杆。
第二句是“中美双方应该算大账”。我以前跑过外贸口的新闻,见过东莞工厂里的工人盯着美国订单发愁,也见过西雅图超市里贴着“中国制造”的标签。中美之间的账,从来不是“你赢我输”的零和游戏——是全球产业链上的“齿轮联动”,是两国老百姓手里的“饭碗子”。算大账不是让步,是看清“合则两利”的根本。
第三句最戳人:“对话比对抗好”。我当电视台编导时,跟过一次社区调解——两家人为阳台漏水吵得面红耳赤,最后坐下来喝杯茶,反而把问题解决了。国与国之间不也是这样?吵架解决不了贸易摩擦,也解决不了气候变化,坐下来好好聊,才是对双方都负责的态度。
其实下午我翻评论区,看见有个00后留言:“原来中国的态度不是‘喊口号’,是‘讲实在’。”可不是么?没有空话,没有套话,三句话讲透了“做好自己、顾全大局、好好沟通”的道理——这不仅是国家的态度,也是我们每个普通人过日子的智慧。
晚上跟在大学教国际关系的朋友吃饭,他说:“的话,像给中美关系开了一副‘清醒剂’。”我倒觉得,更像给所有人提了个醒:不管是国与国,还是人与人,最稳的路从来都是“把自己做好,把话好好说”。
这,就是中国最真实的态度。
